昨日(8月25日)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获悉,香港金融管理局(以下称金管局)正式发布了储值支付工具(SVF)牌照,首批获得者包括支付宝钱包、微信支付、TNG(Asia)、HKT Payment和八达通卡等五家机构。
对此,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,批出首批牌照,标志着香港的零售支付发展进入新阶段。
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級助理总裁李达志更是透露,预计可于今年11月13日前批出第二批SVF牌照。实际上,目前香港支付市场最常用的是八达通。对此,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,随着内地支付机构的进入,将为香港当地新兴支付方式的发展带来新气象。此外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持牌机构现时的运作范围主要包括线上支付、销售点流动支付、P2P转账(点对点转账)以及实体卡等四个方面。比如支付宝现在可运作的是线上支付。
香港移动支付潜力巨大

据悉,目前香港支付市场最常用的是八达通。对此,业内人士分析指出,随着内地支付机构的进入,将为香港当地新兴支付方式的发展带来新气象。
而支付宝最早在2007年就开始进入香港市场,据数据显示,有近1/4的香港市民使用过支付宝服务。截止今年7月,香港已有近6000家线下实体店铺开通了支付宝付款,范围涵盖百货、便利店、超市、酒店和主题乐园等场景,而随着牌照的落地,支付宝的拓展速度将进一步提速。
给商家带来的经济效益

伴随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使用的范围的不断扩大,同时也为商户带来了近1/4的香港的消费群体,开拓了新的市场领域。如今支付宝了和微信支付全球化的战略不断的推进,给商户带来了新的客户资源的同时给商家提供了诸多的便利。